仙侠网游悲歌:四换代理无解,音乐热潮压倒游戏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资源:https://www.acghuo.top/

当《峨眉金顶》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那空灵悠远的旋律与古色古香的意境瞬间萦绕心头……对于那些曾深陷《蜀山OL》世界的玩家来说,这段旋律似乎唤起了尘封已久的青春记忆。

早年间,《蜀山OL》以“三渲二”技术成为国产网络游戏的一面旗帜,凭借其独到的美学设计,构建了一个唯美奇幻的仙侠世界。在海外游戏占据主导的年代里,这款游戏将东方修真文化完美融入,满足了无数玩家心中的御剑飞行、斩妖除魔的梦想。

2008年5月23日的一个下午,当一群怀揣着仙侠梦的玩家兴致勃勃地踏入这个虚拟世界时,谁能预料到这款备受期待的游戏竟会在数次代理更替中逐渐黯淡下去。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时光机,重温那些年我们共同拥有的仙侠梦,以及它最终的流逝。

外包公司的雄心

在探讨《蜀山OL》之前,我们必须把视角聚焦到它的背后创造者——“御风行”。

2003年,一位名叫廖连慎的年轻人创办了厦门市御风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虽说廖连慎并非IT背景出身,其大学专业为土木工程,但在网游蓬勃发展的年代,许多人借游戏项目实现暴富。他毅然跨足全新领域,投入到这充满机遇的行列中。

御风行创立伊始,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型游戏外包团队,几位成员靠接一些零散外包项目维持生计。

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后,廖连慎在厦门找到了同样怀揣游戏梦想的小伙伴,并将目光锁定在尚未开发的国产仙侠网游市场上。众人一拍即合,《蜀山OL》的雏形由此诞生。

文初期,那点微薄的收入远远不足以支持整个游戏团队的长远发展。为此,廖连慎怀揣着精心编写的《蜀山OL》商业计划书,开始了漫长且充满坎坷的融资之路。

一个无成功案例的初创团队,谈何能说服那些眼光严苛的投资人呢?

但是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经过无数次的拒绝后,他终于打动了一位晋江的鞋商——这位此前从未涉足游戏领域的投资者,被他描绘的宏大蓝图所折服,最终注入了200万元的天使资金。

对于这些没有资源背景的创业者来说,他们深知这笔资金不足以撑起下一个大项目,只有《蜀山OL》大获成功,才有未来发展的一丝曙光。

于是,团队夜以继日地努力,经过三年的艰苦研发,御风行终于呈现出一款专为中国玩家量身打造的浪漫仙侠网游。

机遇总青睐有准备的人

产品的出彩只是起点,把游戏推广到玩家面前同样至关重要。当时,ChinaJoy无疑是最佳的宣传平台。

2004年时,《蜀山OL》仅完成了基本内容,即便只是半成品参加展会,也凭借其独树一帜的画风和题材吸引了不少玩家关注,并入选当年最受期待的十大网络游戏。

可以说,这一年标志着《蜀山OL》正式走进大众视野,而2006年更是其历史上极具分量的一年。

2006年ChinaJoy现场,盛大CEO陈天桥走访了《蜀山OL》的展位,看过宣传资料后,他对游戏的题材和画面表达了肯定。

不过,这或许只是陈天桥当时随意的一句点评,没被过分解读,直到次年ChinaJoy上,盛大与御风行才有了更多接触。

2007年ChinaJoy现场,盛大竟在会场门前停放了四辆奔驰车。陈天桥宣布,只要有好项目,就可直奔盛大总部与高级投资经理洽谈(当时盛大依靠18基金大举投资潜力游戏公司)。

而廖连慎成为了第一个坐上奔驰车的人,最终成功从盛大争取到1,000万元的投资,为此他也让出公司约20%的股份。

据廖连慎后来的采访透露,盛大当时以A、B、C、D四级对项目进行评级,D表示不合格,C才算及格,而《蜀山OL》只能拿到C+。

在盛大眼中,这样的评分仅仅是勉强过线。

无论如何,御风行总算敲定了盛大的投资,此举让外界普遍认为《蜀山OL》由盛大代理在情理之中。

然而,现实却远比想象中复杂,《蜀山OL》的运营过程可谓波折重重。

“嫁”了几度,依旧难觅知心归宿

当御风行与猫扑网联手对外宣布猫扑网将全权负责《蜀山OL》在中国大陆的推广与运营时,众人均未曾预料到接下来的局面。

猫扑网作为千橡互动旗下的社区平台,曾经是80/90后熟悉的存在,许多网络段子和流行语都来源于此。凭借号称拥有5000万用户的流量优势,猫扑也欲在网游领域分上一杯羹。

为何拥有丰富运营经验的盛大不予青睐,而选择猫扑网这个新手?御风行对外解释称,需要依托猫扑的平台资源来更好地推广游戏,但实际上,猫扑网很可能给予了更为丰厚的条件。

回到正题,经过数轮准备后,《蜀山OL》于2008年5月23日下午3点迎来了公测。首日开出的四组新服在十五分钟内即已经人满为患。翌日,猫扑网便宣布增加两个服务器。

这样的开局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看似不错,仿佛预示着《蜀山OL》能稳步发展,逐步壮大。

然而,猫扑网暴露出其运营经验不足的短板,团队仓促组建导致内部管理混乱、服务器频频掉线、游戏货币呈现通胀现象以及道具收费过高,最终导致大量玩家流失。

在猫扑网运营一年后,游戏中甚至出现以人民币直接售卖宠物以拉新用户的粗暴运营手法,无疑加速了《蜀山OL》的衰败。

眼见《蜀山OL》在猫扑的手上日渐颓势,御风行又转向迅雷,希望借助迅雷平台重新点燃这款游戏的生命之火。

当年,迅雷本身也雄心勃勃地进军游戏市场,依托其庞大的下载平台不断向用户推荐游戏,《蜀山OL》正是其中之一。

当时,拥有可观流量的社区和视频工具几乎都不放过游戏市场红利,但它们多为半路出家、运营经验欠缺,急于求成,通常只是打几则广告,放置几个入口,之后便任其自流。

因此,在迅雷平台上,《蜀山OL》依然未能掀起太大波澜。

回望一圈后,御风行最终与盛大再度联手。2009年4月3日,盛大游戏与千橡互动联合宣布共同运营《蜀山OL》。

为挽救已受损的口碑,御风行特别为盛大定制了《蜀山新传》,实际上这只是原版《蜀山OL》的一款资料片,底蕴未变。

然而,在盛大的运营下,《蜀山新传》并未迎来蝶变,其月收入在300万至500万元之间,仅属盛大产品线中的一个小品,也难怪与盛大没有大规模推广不无关系。

一方面,盛大当初对《蜀山OL》的评级始终不高,另一方面,当它经过反复波折后再度介入,游戏已失去初衷与昔日的光彩。

转眼来到2011年,御风行仍然期望《蜀山OL》能带来自身更多的收益,遂又将其“嫁接”至4399平台。

以小游戏起家的4399同样看中了网游市场,同处厦门,使得双方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4399的客户端游戏首发项目便是以《蜀山神话》为起点。

《蜀山神话》实际上为《蜀山OL》的精简版,其设计宗旨在于让4399用户逐步体验网游的多元玩法。通过减法改造,希望能更适合小游戏用户群体。

然而,由于小游戏和网游在用户群体上并不完全重合,《蜀山神话》在4399平台上依旧难以激起市场热情。

随着时间推移,各式各样的同类产品不断涌现,国风仙侠题材逐渐失宠。更精美、玩法新颖的网游层出不穷,又有谁会一味守着旧梦不放呢?

由猫扑、迅雷、盛大到4399,《蜀山OL》的各版本无不沦为时代的残影。

归途难觅,网游世界的喜与悲

经过多次更迭却始终未遇到理想归宿的《蜀山OL》,御风行也逐渐看清现实:这块IP已失去昔日光环,寄希望于爆发式盈利难以为继,唯有选择回归原点。

随后,御风行以“新蜀山OL”之名独立运营,企图借助老玩家的情怀再度聚拢人气。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虽然“新蜀山”的名称不断变换,但官网却沿用原版的宣传口号,并承诺永不关闭服务器。

然而,历经多次版本更改之后,老玩家早已心生疲惫,昔日的仙侠梦仿佛支离破碎,难以重塑。

追根溯源,“蜀山”这一名称源自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经由影视及网游的不断演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修真和武侠文化的重要符号。

时光荏苒,如今御风行版的《蜀山OL》也渐渐被岁月尘封。

往昔,玩家在那虚拟的蜀山世界中,伴随着悠扬音乐体验快意恩仇的传奇;而如今,那片曾寄托无数青春与梦想的天地却如旧梦渐远,难以重温。

即便那熟悉的旋律偶尔在记忆中响起,玩家们也再难寻觅回去的路。

《蜀山OL》的兴衰史,不仅是游戏本身的起伏,更映射出中国网游黄金时代中,各路弄潮儿各怀雄心的群像。

有的人跨界入行,勇敢拼搏只为寻得光明前途;

有的外行投资者豪赌互联网风口,将真金白银押注未来;

有的跨界巨头,如猫扑、迅雷、4399等,带着急切求变的渴望,在陌生的游戏运营领域跌跌撞撞;

也有盛大这样的行业巨头,凭借雄厚资本四处布局,试图扩展帝国版图;

《蜀山OL》从繁华到凋敝,其不断尝试赢回玩家心意的努力,令人唏嘘不已。

有人乘势而上,有人黯然退场;有人实现暴富梦想,有人则倾家荡产,在机遇与风险中上演了一幕幕传奇。

而作为玩家的我们,则成为这段时代变迁中最为生动的旁观者。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9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