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点111
在规模宏大的FPS领域,以《战地风云》系列为代表的大战场游戏始终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它节奏激烈、体验畅快,战争临场感十足,像我这样对其青睐有加的玩家不在少数。
然而多年来,无论是市面上的头部作品,还是各类后起之秀,几乎没有游戏官方将大战场玩法进行电竞化。最多也就是玩家自发组织友谊赛,其规模和形式与严格意义上的电竞赛事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原因,不难猜到,主要是平衡难以把控、对局人数过多、玩法竞技性较弱等。所以从厂商角度,他们更愿意把更多成本和精力投入到后续更新,靠丰富内容取悦玩家。
不过大家不搞,不意味着大战场玩法没有电竞化潜力。这次国内的《三角洲行动》官方举办了大战场比赛,还邀请了中、韩、日、泰的代表队在上海角逐,从规模上看颇有“有枣没枣先打三竿”的意味。
《三角洲行动》的尝试
从赛事体系来看,这次的「英雄亚冠ACL×三角洲行动国际对抗赛」并不复杂。线上预选赛决出四支代表队后,进入线下比赛环节,以BO3双败淘汰制决出冠军,玩法采用20V20全面战场“胜者为王”(指挥官) 模式。
尽管与我们在端游中常打的32V32对局相比,“胜者为王”模式的战斗规模稍小,但它将战场上的信息量控制在合理阈值,让双方指挥官能更谨慎地调度兵力和制定决策。这不仅没有使比赛激烈程度大幅降低,反而被职业战队玩出了新花样。
要知道,在《三角洲行动》全面战场路人局中,四人组个黑队搞敌后奇袭就已算是策略和配合的极致。但在电竞比赛那种职责明确、令行禁止的环境下,各支队伍迅速构建起明确指挥链。比如国服代表队的指挥官,一方面指挥小队长带领小队成员完成反载、偷点等具体任务,另一方面直接对坦克、AA车、武直等载具下达命令,使其与步兵队伍协同完成各阶段战略战术目标。
所以,在比赛中几乎看不到“蹲点打狙”“快乐偷炮”等路人局中常见的低贡献行为。各个国家的代表队在指挥的呐喊声中团结一心,步兵拿着自动武器在据点激战,坦克在阵地外围持续输出火力,轻坦、武直和AA车则在地图边缘展开“猜拳游戏”……
近战对拼,针尖对麦芒
比赛第一天,各支队伍按照平时训练及赛前所制定的策略对敌,在对局中各司其职,攻袭据点、捍卫阵地,并在战斗中逐渐了解敌方队伍的战法和策略。
到了第二天,随着战斗白热化,明显感觉到战斗思路发生变化。各国参赛队伍在策略碰撞下产生无数精彩场面,其中韩区代表队与国服代表队的决赛极具代表性。
在BO3首局进攻失利后,韩区代表队很快针对国服代表队步战勇猛、敢冲敢打的作战风格制定应对策略。第二局作为防守方的他们以坦克为依托节节抗击,在最后一个点位凭借两三辆坦克开着ADS轮流进点的方式遏制国服代表队进攻,最终成功耗尽国服代表队兵力,扳平比分。
坦克开ADS互相掩护,路人局很难见到这样的配合
面对韩区代表队的协同战术,国服代表队在决胜局迅速制定出“一盯一”战术,即防守过程中允许载具与步兵长时间脱节,轻坦、AA车互相照应,全力攻击敌方武直、轻坦与装甲车,即便无法击杀,也能大大限制敌方载具发挥,使对局向“步兵对步兵”方向发展。
在AA车的针对下,韩区代表队的武直很难发挥出效应
事实证明,国服代表队的战术奏效了。载具的密切配合和步兵的奋力拼搏,共同构成一道难以撼动的“叹息之墙”,将韩区代表队牢牢困在第一道防线前的劣势位置消耗兵力,最终国服代表队以2比1的比分成功捧起冠军奖杯。
将疑虑一扫而空
当国服代表队捧起奖杯的那一刻,场馆内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热闹了凌晨的上海。舞台上飘扬的金粉和彩带不负观众们的坚守与期待,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传递给了现场每一个人……
不过在庆贺这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之余,我们当然不能忽视比赛过程。总体来说,这次国际对抗赛无论是思维博弈、技术对抗还是战术比拼,都完全符合电竞比赛“竞”的内核,这也算是消除了多年来有关“大战场没法搞电竞”的种种流言蜚语,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
另外,可能基于这次活动性质的考虑,主办方没有安排有关《三角洲行动》开发运营团队的采访环节。但很幸运,我在庆祝胜利的舞台旁遇到了游戏的主策廖局,并以闲聊的方式分享了玩家社群对游戏的反响,也了解到他们举办大战场比赛的心路历程。
当我向廖局提到社区中存在一些不同声音,质疑游戏重心更侧重于“搜打撤”而非“大战场”时,廖局表示他们确实听说了这一情况,如今的大战场电竞化也是他们“费了很大力气才搞出来的”,这既是一次尝试,也可看作是《三角洲行动》电竞化赛事翻开的新篇章。
实际上从游戏公布至今,我已不止一次与以斗哥、廖局为代表的官方团队成员交流。尽管随着游戏内容不断更新和玩家诉求不断涌现,他们在某一阶段工作重心会有所变化,但我深知他们始终坚持当初定下的“双线并行”路线。
从战役模式、夜战玩法的相继推出,到“猛攻杯”“ACL国际对抗赛”等电竞赛事的举办,《三角洲行动》正沿着这条路线稳健前行。可以说这部备受喜爱的“国产FPS之光”正像玄铁一样慢慢被铸造成利剑,而作为玩家的我们则是这一切最好的见证者。